今年是全國公益性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走過的第八個年頭。7月21日,“2025網民網絡安全感滿意度調查活動”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召開。南都記者現場獲悉,今年調查問卷的填寫時間為7月22日至31日,持續十天,全國同步開通問卷答題通道。
發布會現場。 主辦方供圖
該項活動組委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理事長黃麗玲在致辭時表示,自2018年首次開展以來,調查活動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調查活動每年覆蓋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樣本量從第一年14萬提升到去年的323萬,每年發布的上百萬份報告已成為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開展網絡空間安全研究和社會綜合治理的重要數據支撐。
南都記者進一步從活動現場了解到,截至2024年,調查活動累計采集的有效樣本量已突破1300萬份,收集網民意見近100萬條,發布全國總報告、專題報告、區域報告、行業分析報告等系列調查報告1200多份。
這項活動由網安聯牽頭組織,北京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等全國135家網絡社會組織及相關機構共同發起。為了更好了解今年網民的新訴求和我國網絡社會發展新階段、新動向、新問題等,今年除主問卷的共性題外,還設置了10個公眾網民版專題問卷、3個網絡從業人員版專題問卷。
活動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廣東省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秘書長周貴招詳細介紹了今年活動內容及特色亮點。從問卷設計來看,進一步提高與AI相關問題的含量,新增“智能社會發展與治理挑戰”專題,旨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時代下,新技術給社會治理和民眾生活帶來的影響與挑戰。此外,還新增了“中國網民權益保護”專題調查,目的是深入了解網民權益保護現狀,推動完善相關政策與服務。
在發起單位方面,周貴招表示,今年新增了香港網絡空間安全協會、澳門國際科技產業發展協會作為調查活動發起單位,此舉有利于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在網絡安全領域的交流合作,助力港澳機構全面融入國家灣區發展大局。
在呈現形式方面,今年也有多方面改良。一方面是推出“標準版、活潑版、關懷版”三個版本的問卷模型供不同年齡層的網民選擇,同時還增加了音樂效果,答題界面內容更加豐富;另一方面,設置相應獎勵機制,答完問卷可獲得參與證書,轉發可獲取更多活動積分,成為網安知識志愿推廣員等等。
會上,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原局長、香港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副會長馬紹祥在答南都記者提問時表示,參與此次調查活動,令其深切體會到了香港在國家網絡安全治理體系中的重要性。他提出三方面愿景,一是希望調查活動能夠為香港深度參與國家安全、網絡安全體系提供連接橋梁;二是基于調查成果,推動香港與大陸網絡安全人才互認;三是賦能香港網絡安全,提升其網絡安全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此次調查以不記名方式進行,問卷不涉及個人隱私信息,所采集的數據經匯總后僅用于相關課題研究。
采寫:南都記者 樊文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