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算法到港口、從芯片到市井,人工智能(AI)已悄無聲息融入城市肌理,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為了讓AI更加可感,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次提出“WAIC City Walk環游記”概念,以智能體感為核心驅動,用5條城市漫步路線串聯起全市124個打卡地。
五條City wal路線分別為AI+智慧生活、AI+智能終端、AI+都市工業、AI+創新生態和AI+都市映像。
這些打卡地,既有高校實驗室、大模型社區等研發機構,也有機器人工廠、AI潮品店等落地場景,報名觀眾可游遍生成式AI、智能終端、虛擬現實體驗區,感受“呼吸著的AI城市”。記者昨天搶先體驗了部分點位,帶來“嘗鮮”報告。
生產與休閑都有機器人為伴
想喝一杯機器人調制的雞尾酒嗎?走進上海發那科智能制造體驗中心,記者仿佛置身未來工廠,各類機器人正精準高效地工作,門口最醒目的就是一堆酒瓶中的調酒機器人。它由兩個機械臂組成,取酒、勾兌、搖勻,一個機械臂放下酒杯,另一個機械臂則會優雅地斟上美酒。隨后,它還會清洗雪克杯,等待下一位客人。
在汽車制造模擬生產線,7種類型的機械臂展示了汽車行業的7套解決方案,它們如同懷揣著各種本領的“葫蘆兄弟”,廣泛應用于汽車生產的沖壓、焊裝、涂裝、總裝環節。
發那科智能制造中心機器人展示
“大娃”搬運機器人力大無窮,近4米的臂展讓它成為工廠內最大的機器人。兩噸的汽車在它手中舉重若輕,還可輕易托舉整車完成車身翻轉、底盤裝配等重型操作。“二娃”協作機器人是近年來機器人領域的“新物種”,它的特點是安全接觸停止,也就是當遇到較大阻力時,就會自動停止工作。因此,這臺機器人旁無需安全圍欄,可以與員工協作完成任務。而“七娃”云端遠程服務系統則有監控一切數據的“寶葫蘆”,可基于物聯網和大數據,收集和分析處理機器人的信息數據。
“現在叫得上名字的車企,都在用我們的機器人。”導覽員說。
數字孿生聯結“千里之外”
對騰訊濱江大廈的探索從位于門口的第一臺服務器和一個令人懷念的OICQ頁面開始,騰訊將迄今為止的互聯網分為三個階段,2007年之前為PC(個人電腦)互聯網時代,2007-2021年為移動互聯網時代,2021年之后,人們走進了AI互聯網時代。
騰訊裸眼3D視頻通話
當與AI相連,足不出館,也能開啟一場室內City Walk。屏幕亮起,西岸國際傳媒港、漕河涇創業園、新天地、虹橋樞紐等地標的信息流被推送到面前,仿佛來到了城市的不同角落,只見有人在直播、有人在創作、有人在支付……
千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也出現在這里。原來,綜合運用高清數字照掃、游戲引擎的物理渲染和全局動態光照等游戲科技,騰訊生成了上億面的高保真數字模型和超高分辨率的表面色彩,實現了對洞窟一比一毫米級的高清還原。
數字種質庫
按下裝有種子的方塊按鈕,太空水稻“小薇”的動態3D影像就出現在屏幕上,這就是由騰訊和中國農業科學院共建的“數字種質庫”,可以讓人們不受時空限制,觀察種子生長全生命周期狀況,細致感受和深入探索種子的奧秘。
消費者需求直達AI企業
能聽懂指令跟人對話的智能小狗、一個人就能頂一支樂隊的無弦智能吉他、能監測睡眠呼吸暫停的智能戒指……位于“模速空間”的人工智能產品體驗中心,已匯聚了500多種產品。這里是上海首家AI產品體驗店,也是最適合近距離觸碰AI“呼吸”的地方。
模速空間的人工智能產品體驗中心,AI眼鏡試戴
有多近?或許就是樓上樓下的距離。體驗店的“門面擔當”是3款風格迥異的AI產品:蜜度的模力通一體機、來畫的翻譯機和魂伴的AI玩具雞飛飛,它們都是“模速空間”入駐企業的產品,消費者的反饋可以通過店員直達企業,可能你碰到的某個一同體驗商品的顧客,就是AI產品的研發者。
AI眼鏡今年格外受關注,星紀魅族AR智能眼鏡前,試戴者絡繹不絕。別看它只是一副架在鼻梁上的眼鏡,卻能提供120Hz高刷新率的100多英寸畫面。另外,它還具備翻譯、導航等諸多實用功能,無怪乎店員介紹,它已取代智能戒指成為體驗中心的“新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