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汪耀明特任教授和李震宇教授團隊聯合攻關,在氘代化學品制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科研團隊創新性地利用雙極膜技術,成功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的氘代酸和氘代堿制備,直接把這類比黃金還昂貴的工業原料,生產成本降低了80%,這一成果今天(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
△雙極膜電滲析制備氘代酸堿示意圖。
據介紹,氘代酸和氘代堿是合成抗癌藥物、提升有機發光半導體器件壽命的關鍵原料,但傳統生產存在工藝復雜、反應條件苛刻、產物純化困難、過程能耗高等瓶頸問題,制約了下游應用。此次研究,科研團隊以廉價無機鹽和重水為原料,在常溫下通過雙極膜“一步”生成高純度氘代酸堿,平均生產成本僅為傳統方法的五分之一,整個生產過程無需使用強腐蝕性試劑或重金屬催化劑,排放趨近于零,環境友好特性突出。
△氘離子膜相遷移示意圖與雙極膜制備氘代酸堿性能。
基于此原理,研究團隊還成功將技術拓展至多種體系,實現了氘代硫酸、氘氧化鉀、氘氧化鈉等十余種試劑的高效制備,將為醫藥、新材料等領域帶來新的產業機遇。
原標題:《利好醫藥、新材料領域!中國科學家把這類原料成本降下來了》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董思韻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