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代培”模式,打造長三角硬核科技賽事的新標桿。日前,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與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25長三角聚勁科創大賽成長組初賽——生物醫藥專場成功舉行。本場初賽匯聚35個生物醫藥科創項目,聚焦AI醫療、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合成生物學、仿生醫用機器人等前沿領域。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團隊同臺競技,展現了當前產業中最尖端的技術成果與最具潛力的商業構想。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科創加速中心主任岑岺指出,為進一步提升大賽影響力,對標行業需求,協調推動各領域科創的發展,復旦管院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科創加速賦能生態,涵蓋商業認知加速、投融資加速、產業化加速和企業服務四大板塊。依托學校豐富的資源和系統的領導人才培養體系,圍繞科創企業生命周期提供支持。同時通過200多家優秀的投資機構和強大的校友企業資源,為科創企業解決根本需求并助力向上發展。
參賽選手郭志剛來自南京一家生物創新藥企業,懷揣“為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用得上的優質細胞治療藥物”的愿景參與大賽。他表示:“科創大賽不僅拓展了我的科研思路,更讓我深入理解了投資人和產業專家在技術應用與產業落地方面的視角。”郭志剛相信,在政策、資本和技術等多方推動下,醫藥行業的“春天”日益臨近,但他也強調,科研專注與企業穩健運營始終是根本,需要持之以恒,不斷突破。
復旦管院科創加速中心助理主任劉晨主持“圓桌論壇”環節,與浙江太美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戰略副總裁、復旦科創企業家營一期校友張宏偉,上海邁動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復旦科創企業家營三期校友李鵬,啟東復旦醫學創新研究院產業顧問唐凱,共同探討如何解鎖生命健康企業的增長密碼。
張宏偉認為,在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發展歷程中,數字賦能,即數據科學的進步,推動了藥物研發質量標準的提升,增強了國際認可度。同時,中國醫藥的全球化也將更加深入且可持續,更多創新技術的應用比如AI在藥品研發過程中的輔助作用等,將幫助企業不斷完善產品研發體系,推動行業更進一步發展。
李鵬表示,國家在醫療器械上大量高瞻遠矚的標準和法規建設,加速推進了領域的發展與創新。從基礎的醫療器械到三類高端醫療器械,這些產品在全國的普及程度不斷上升。但對新的產品應用和開發,以及臨床教育的需求還有待提高。因此,在未來的15-20年間,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將在研發生產、許可證授權、臨床教育和政府政策引導等多個方面迎來質的飛躍。
唐凱從政府的角度,闡述了新一代產業發展中的要點。他指出,面對創新型企業,政府更多關注的是產品的創新性、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團隊的靈活性。在此基礎上,還會將項目放入整個行業中,衡量其性價比與顛覆性,綜合考慮最終落地的可能性。
劉晨做“圓桌對話”總結,他表示:“無論是生物藥還是創新醫療器械,在生態協同體系下,通過政府、市場、技術等多方力量的緊密協同,正在形成一個加速器,推動中國生物醫藥領域實現前所未有的發展。”同時,他進一步探討了科創企業中“做科研”與“做企業”之間的區別,強調在商業管理中系統課程學習的必要性,及其在企業各方面中的應用價值。
比賽現場,皓元醫藥集團副總裁、首席商務官彭立軍,上海維申醫藥有限公司董事長唐國志,上海科創銀行蘇州分行行長陳皓月,恒馭生物總經理朱向瑩,深圳前海勤智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級投資經理張魏,海南經濟特區凱乘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杭州辦公室總經理段松偉,弘暉基金副董事郝宇晴,比鄰星創投董事張羽欽,興證創新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業務部醫療健康行業中心負責人葉蘇共同作為大咖評委出席,以公正、嚴謹的評判和專業、具體的分享為比賽團隊和社會各界帶來更多啟發與思考。
原標題:《行業春至、創新崛起,這場大賽將全周期賦能科創企業成長》
欄目編輯:金志剛 題圖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圖片來源:采訪對象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張鈺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