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7 月 25 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英特爾討論了產能投資、下一代制程技術開發及提升投資回報與盈利能力的策略。
英特爾表示,若 Intel 14A 無法獲得重要的外部客戶,也未能達到重要里程碑,公司可能放緩甚至取消 14A 及后續領先制程節點的開發。
這是英特爾首次承認考慮退出某一主要節點的前沿半導體技術競賽,本質上是將制程領先地位讓給臺積電和三星電子。
IT之家翻譯原文如下:
若我們無法為 Intel 14A 獲得重要外部客戶并達到關鍵里程碑,我們將面臨這樣的前景:繼續開發和制造 Intel 14A 及后續領先制程節點在經濟上不可行。在此情況下,我們可能暫停或終止對 Intel 14A 及后續節點的追求,以及各種制造擴張項目。
英特爾 CEO 陳立武在電話會議上表示:“14A 是制程節點,但顯然,在投入資本支出之前,我要確保看到內部客戶、外部客戶及產量承諾。同時,它必須滿足我對性能和良率的要求。為客戶服務責任重大,要確保能交付一致、可靠的結果,從而產生收入依賴。”
陳立武還發布全員信稱,過去幾年公司投資過多、過快,工廠布局變得分散且利用率不足,“我們必須糾正這一方向”。
陳立武表示,公司決定不再推進先前計劃在德國和波蘭開展的項目,并計劃將哥斯達黎加的封裝和測試業務整合到越南和馬來西亞工廠。英特爾將繼續堅定地致力于在美國投資,并將在美實施同樣的財務紀律,“為此,我們將進一步放緩俄亥俄州工廠的建設進度,以確保支出與需求保持一致,同時保持靈活性”。
財報顯示,英特爾 2024 年研發支出達 165.46 億美元(IT之家注:現匯率約合 1183.71 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用于 18A、18A-P、14A 等制程技術。
Intel 14A 制程預計將首次使用高數值孔徑極紫外(High-NA EUV)光刻技術處理至少三個關鍵層,而每臺 ASML Twinscan EXE:5000/5200 光刻機成本約 3.8 億美元(現匯率約合 27.19 億元人民幣),若一座晶圓廠只采購兩臺以實現高質量制造,至少也要投入 7.6 億美元。因此,英特爾在重金投資前需確保其技術能被內部產品與外部客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