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向陽紅10”號,科研人員將無人潛器吊運入海。新華社發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潛器科考試驗。
參加此次科考試驗的無人機包括智能海水取樣無人機、遙感平臺無人機、航磁多旋翼無人機、航磁固定翼無人機、六旋翼無人機(自研)、熱成像識別檢測無人機、跨域無人機等多種類型。
參加此次科考試驗的珠海云洲L25C調測無人艇,是一款可在近淺海開展海洋環境勘察的多用途無人平臺,“海豚3號”水面救生機器人是可遠程遙控操作的智能救援設備,在此次海上科考試驗中性能均表現優異。
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和安華海洋合作研制的無人潛器,可自主在海水中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自主采集海水樣品,今后可望在熱液區、冷泉區的采樣中大顯身手。
“深藍智能i3航次”首席科學家、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林間表示,經過海上實況演練,本航次成功實現無人機、無人艇、人潛器“三位一體”集群科考,為我國今后實現無人化、立體化、智能化的海洋環境動態監測奠定了技術基礎。
“向陽紅10”號科考船是我國深遠海綜合科考船的主力之一,排水量4615噸,長93米。自2014年入列以來,已成功執行40多個海上重大調查航次。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