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2 月 3 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SpaceX 周二從美國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試射了其星際飛船原型 SN9,成功地將其按計劃送到了大約 10 公里的高度,但 SN9 未能及時擺正自己的姿態,導致在著陸時發生爆炸。
13 分鐘完整版!SpaceX SN9 試射升空 10 公里,著陸時爆炸 :https://v.163.com/static/1/VK0VDQMRT.html
SN9 的發射進行得很順利。隨著高度爬升,兩個發動機先后按計劃關閉。最后,在發射大約四分半鐘后達到最大高度時,第三個發動機關閉,星際飛船開始側翻,在長時間俯沖返回地球的過程中,機頭和尾部使用鰭翼來幫助調整和保持方向。
當 SN9 接近地面時,至少有一臺發動機重新啟動,火箭試圖按照程序調整自己的姿態,在距離發射臺數百米的地方以尾部先著陸。但其似乎未能即使進行垂直翻轉動作,也不清楚是否有第二臺發動機試圖點火。最終,這枚原型在起飛約六分半鐘后撞向地面發生爆炸。
值得慶幸的是,盡管 SN9 與 SN8 同樣著陸失敗,但操作相當準確,安裝在附近發射架上的另一艘星際飛船原型 SN10 沒有受到爆炸的明顯損害。SpaceX 可能在未來幾天對 SN10 進行測試,目前尚不清楚確切試飛時間。但如果及時找出 SN9 著陸失敗的原因并進行糾正,SN10 可能會在本月底之前準備好飛行。
這是 SpaceX 星際飛船原型在試飛過程中第二次發生著陸爆炸。2020 年 12 月 9 日,SN8 在美國得克薩斯州進行試飛,其在飛行六分鐘后試圖著陸時因撞擊發生爆炸,瞬間變成一團大火球。
按照目前的設想,SpaceX 未來的航天器將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 230 英尺(70 米)高的超重型火箭助推器,可以產生 1600 萬磅(約 7257 噸)的推力,是美國宇航局土星 5 號(Saturn 5)月球火箭的兩倍多。目前,第一級的原型尚未完成。
第二級高 160 英尺(近 49 米),也被稱為星際飛船,將使用六個甲烷-氧氣猛禽發動機,將能夠發射 100 噸的有效載荷到近地軌道。相比之下,SpaceX 的獵鷹重型火箭可以將大約 30 噸有效載荷送入軌道。SpaceX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最終的星際飛船將由 6 臺猛禽發動機提供動力,超重型火箭將擁有大約 30 臺發動機。
SpaceX 至少有三個版本的星際飛船設想:第一款用于向地球軌道、月球或火星運送重型有效載荷,第二款用于攜帶推進劑完成軌道加油操作,第三款能夠每次搭載多達 100 名乘客。
SN9 原定于 1 月 28 日發射,但在最后一刻由于未獲美國聯邦航空局批準被迫推遲。SpaceX 總裁馬斯克無奈發推回應稱,按照這種規定,人類永遠也到不了火星。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 1 月 29 日報道,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推遲“星艦”的發射后,馬斯克在推特上發文稱,“與有序的航空管理部門不同,FAA 太空部門的監管在結構上存在根本缺陷。他們的規定意味若使用僅有的幾個政府擁有的發射場地,(我們)每年只能進行屈指可數的幾次發射。在這些規則下,人類將永遠到不了火星。”
目前,SpaceX 公司的“星艦”測試尚未能獲得完全成功。去年 5 月底,“星艦”SN4 燃料泄漏后爆炸;4 月,另一架原型飛船“星艦”SN3 在用液氮加壓時爆炸。馬斯克將這些失利歸咎于人為因素。不過,在去年 12 月 9 日的高空亞軌道飛行測試中,SN8 成功升空,輸送推進劑,并通過精確的襟翼控制完成著陸翻轉操作,到達著陸點,但在著陸過程中貯箱低壓導致著陸速度高,“著陸很艱難但令人激動。”馬斯克說,“(我們)得到了所有所需數據。”
要完善“星艦”,需要不少原型機進行測試。去年 12 月,馬斯克在推特上透露,從 SN1 開始,每一代原型機都會有一點點改進,至少迭代到 SN20,最后實現“星艦”1.0 版本。
由 50 米高的“星艦”和 70 米高的超重火箭構成的“星艦”系統是 SpaceX 下一代完全可重復使用運輸系統。每次發射后,超重火箭可返回地面。“星艦”本身也有強大推力,可以靠自己前往火星和月球。該系統將讓把衛星、機組人員和貨物運送到低地球軌道以及月球和火星上成為可能。
而在 2 月 1 日,馬斯克表示,“我們將在五年半內登陸火星。我們可以將前往火星所需時間從 6 個月縮短至 1 個月。”
(邯鄲小程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