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滴滴是想“金蟬脫殼”嗎?
本來6月底低調上市,背后的資本家可以大賺一筆錢,奈何到了7月2就被“傳喚”,此后就是“全家桶”25款APP下架,緊接著是7個部門進入滴滴科技公司,要知道當初的螞蟻都沒有這般“待遇”,所以可想而知其事情的嚴重性,這期間你就好好配合調查唄,結果近來被網友發現,滴滴似乎又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網友直呼,這是要金蟬脫殼?
暑假已經到來,多雨天氣也來臨,從市場上來說確實是出行打車的一個高峰時間段。此前的出行市場基本是被滴滴所占據,其他“兄弟”只能占據第二梯隊,如今滴滴應用被下架,不能再注冊新用戶,所以這“空出來”的市場也就成了其他“兄弟們”巨額補貼的驅動,什么美團打車、高德打車、曹操等等,反正就像網友說的那樣,久違的出行巨額補貼大戰即將開始,而或基于此,滴滴的這個新公司也是想要占據市場吧,但在這個時間段你這般操作,你合適嗎?
滴滴新公司被扒出,網友不淡定了!
說來奇怪,一般事情都是有兩面性,多少都會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滴滴自從被下架到了現在,千萬司機和4億乘客,基本是鮮少出來同情的,甚至一度的想要如何如何了滴滴。
“嚴重違規違fa”!
怎么嚴重呢?其實大家想一下也大概能夠知道,如滴滴應用上有著眾多人的隱私,什么手機號、身份信息,起始和目的地等等,從大方面說就是國內的路況、交通信息等等方面,這些數據都在,所以也就能夠明白為啥會有7個部門聯合調查了。
而對于滴滴,不管是司機還是乘客,似乎都有一肚子苦水。從司機角度來說,克扣、“壓榨”這都是常有的事情。經常見到,司機師傅剛在路邊準備吃泡面,結果乘客來了,自己就選擇了不吃,但最后呢?錢包鼓了嗎?對于乘客,下雨天調價、年底調價、不同手機匹配不同車型等等大數據殺熟也不在少數。有的網友就曾評論,錢拿多了,但是也沒進司機口袋,如此一來,這不是得罪了兩個最為重要的群體嗎?因為你只是一個平臺!
即便是如此,近來有網友扒出滴滴的“新公司”:滴滴桔寶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北京滴滴科技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業務似乎也有重疊。
“這是要金蟬脫殼嗎?”
“不好好配合,這個時候搞出這么一個公司,想干啥不言而喻”!
網友一時間也是憤懣不平,甚至表示“滴滴倒閉,眾望所歸”!
其實前面已經說過,滴滴被下架,“空出來”很大的市場,其他“兄弟”紛紛涌進,所以對于滴滴而言,比沒人同情更為嚴重的是,以后還能不能回到之前的市場份額,又該如何讓用戶接受!
說到底,賺錢沒什么,但是你讓最主要的兩個群體都沒有得到什么這就是你的不對,當然這個也只是小方面,大方面自然是信息問題,那可是國內眾多網友的關鍵性信息,這就不能那么輕松的“劃過”!
可能滴滴被下架,很多人想到的是司機數據信息、乘客數據等問題,但是這里想說的是,作為一個和國內民生關聯性如此之強的企業,不求在科技上有多創新,但是安全性是不是應該著重考慮一下?再者,如果一個平臺最為重要的兩個群體都得不到想要的結果,那這個平臺又該靠什么走得更遠呢?壟duan嗎?這可不行啊!(邯鄲做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