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最新報道,2月8日當天,華為內部財務系統的統計數據顯示,2020全年該司的總營收達到1367億美元,同比增長11.2%,利潤掙得99億美元,增長10.4%。截止發稿,華為還未就此事進行回應。
不過,受益于華為、中興、小米等中國企業的強勁需求,日本多家電子零部件供應商也得以在去年賺得“盆滿缽滿”。
據日經中文網2月7日報道,2020年第四季度(2020年10-12月),包括村田制作所、京瓷、日本電產、TDK、阿爾卑斯阿爾派、日東電工在內的日本6大電子巨頭訂單額比2019年同期暴漲20%,加起來的訂單額約達1.86萬億日元(折合約1138億元人民幣),已經連續2個季度實現增長。
分析指出,上述日本供應商的“亮眼成績單”背后,是“5G”智能手機的零部件需求強勁,以及全球汽車相關零部件在去年7月開始觸底反彈。另外,美國在去年9月中旬啟動的供貨禁令,也讓不少日本供應商從中獲益。
華為此前公開的資料顯示,該司旗下產品的供應鏈中有11家重要的供應商來自日本,另外還與將近3500家日本中小企業有生意往來。而上述提到的6家日本電子零部件制造商中,有5家與華為存在直接合作關系。
其中,村田制作所主要為華為提供濾波器和MLCC;京瓷則負責電路總成相關零組件及技術供應;TDK、日本電產、以及阿爾卑斯阿爾派都是華為的電子零件供貨商。
看到別國企業2020年內的業績蹭蹭地往上漲,而美國自己處于5G網絡部署進展緩慢的困境,卻還在一意孤行。據環球網報道,近日候任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公開放話稱,他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理由將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移出限制名單。不難想象,如果美國再繼續堅持這一舉措,估計不少美國巨頭在華業績將“難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