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擅長商業策略與用戶體驗的完美結合。
歡迎瀏覽我們的案例。
1 月 10 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阿里云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兩項國家大獎。獲獎技術源自十年技術戰略投入并廣泛服務于數億國民,這是互聯網公司首次同時榮獲兩大國家科技獎,也實現了互聯網公司在國家技術發明獎上零的突破。這意味著阿里巴巴以十年為周期的技術戰略進入收獲期,同時表明民營企業開始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新“引擎”。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是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過往的獲獎者包括袁隆平、屠呦呦等著名科學家,以及載人航天、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國家戰略工程的科學家及團隊。
此次阿里云聯合上海交大開展的“面對突變型峰值服務的云計算關鍵技術與系統”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突變型峰值常見于“春運搶票”、“秒殺”以及“春晚”、“雙 11”、“跨年”等大型場景,是全球技術行業面臨的典型技術難題。
通過十多年的戰略技術投入,阿里云成功解決了這些難題并在多個大型活動上提供技術服務。2019 年雙 11 核心系統 100% 上云,實現訂單創建峰值達到 54.4 萬筆/秒,是 2009 年第一次雙 11 的 1360 倍,是國際零售支付網絡之王 Visa 峰值處理量的 8 倍有余。平穩有序地刷新了人類的技術新記錄。
此外,阿里云與清華大學共同研發的編碼攝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技術在軟硬件兩方面解決了傳統成像在“大縱深場景全清晰、復雜場景的精確深度感知和傳感數據高效表示與重建”三個方面面臨的挑戰。
回顧阿里巴巴技術史可見其技術投入的戰略前瞻性。2009 年決議戰略研發云計算突破世界級技術難題,十年后阿里云飛天云計算操作系統獲得中國電子學會 15 年來首個科技進步特等獎。2010 年戰略投入云數據庫研發,十年后 Ocaenbase 數據庫成為全球性能最強數據庫。2009 年開啟天貓雙 11 技術研發,十年后阿里云獲得 2 項最高國家科技獎。2019 年主持研發飛天的王堅博士當選為國家工程院院士。
阿里巴巴向多個未來技術領域持續發起技術攻關,成立了達摩院、平頭哥等科研團隊,在機器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自動駕駛、數據庫、芯片等基礎技術領域共斬獲四十多項世界第一。
在全球知名科技公司中,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研發人員占比一半以上的公司。在六萬余位科學家、工程師中,有 10 多位 IEEE FELLOW、30 多位知名高校教授,是頂級科學人才數量最多的中國科技公司。
(河北小程序開發)